Quantcast
Channel: 电影,另外的人生 » England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

《Lawrence of Arabia[阿拉伯的劳伦斯]》史诗剧里的英雄

$
0
0

《Lawrence of Arabia[阿拉伯的劳伦斯]》史诗剧里的英雄
by @xinl.ve 111108

Movie Rating:9。
前几天抽空把Jeremy Wilson的《Lawrence of Arabia》原文精简版扫完,果然词汇量小适合英文初学者。因为是精简版,每章内容基本都相等。在要兼顾到Lawrence一生的历程时,不免降低他在Arabia世界的传奇色彩。《Lawrence of Arabia[阿拉伯的劳伦斯]》直接跳过Lawrence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第一次在镜头前出现的时候,Lawrence拿着一支笔在描地图,身着军装。在地图上勾绘,已经表示他从叙利亚的卡尔基米什考古和西奈半岛的军事测量活动中掌握了地图制作的本领。身着军装,则表示那时已经是1914年12月之后的事情,他已经加入了开罗军事情报局阿拉伯机构。电影描述《阿拉伯的劳伦斯》传奇的结束——序幕中出现的车祸——是直接从Lawrence离开大马士革接了上去,也忽略了他撰写和出版《Swven Pillars of Wisdom[智慧的七根柱子]》的煎熬,以及化名再进入英国军队服役的经历。

《Lawrence of Arabia[阿拉伯的劳伦斯]》浓墨重彩地集中于一个拿破仑身高式的人物(真实的Lawrence不到1米7,Peter O’Toole[彼得·奥图尔 ]实际1米8多),从一名普通英国文职军官转变成创造世界历史的人物。情节的戏剧性和浪漫色彩给观众的感受,一点不亚于当时Lawrence的照片给苦闷的英国民众带去惊奇。当时的欧洲正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法结束的堑壕战,劳伦斯的故事给了英国人逃避的可能。选择性的挑选Lawrence的经历,更符合电影的名字,“阿拉伯”的劳伦斯,Jeremy Wilson的传记则更像是“劳伦斯的一生”。

不过,由于这种意图性极强的选择,对不熟悉劳伦斯经历的观众来说,也只有一带而过地忽略电影之中的细节,特别是电影别有深意的开场。

He was the most extraordinary man I ever knew.
Did he really deserve a place in here?
先说这段。“a place in here”是指劳伦斯的半身像就位于圣保罗大教堂一事。电影在老头说完上面这句话后,马上跟着的画面正是圣保罗大教堂的外景(见下图)。圣保罗教堂是个什么地方?列举一个情况就能说明问题。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纪婚礼的举办地,正是圣保罗大教堂。说第一句话的年轻人是与劳伦斯在阿拉伯革命中相处时间最长的英国军官Colonel Brighton。从后来他与劳伦斯的共事来看,他一直对劳伦斯的创举表示欣赏,只是在阿拉伯建立独立王国存有不同意见。从二人对话的情况仿佛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劳伦斯的事迹还未征服所有的英国民众,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晓他的事迹。

事情的真相正是那样的么?再看第二幕(下图),记者采访Lord Allenby。


Lord Allenby, could you give a few words about Lawrence?
What, more words?
The revolt in the desert played a decisive part in the Middle Eastern campaign.
Yes, sir, but about Colonel Lawrence himself.
No, no. I didn’t know him well, you know.
Lord Allenby不是别人,是后来Lawrence的上级General Allenby,当时英国埃及远征军的最高统帅,接任General Murray一职的人物(在第四幕中要提到的人物)。真实的史料记载,他在整个阿拉伯起义活动中一直给劳伦斯以强有力的支持——这点从电影之中也能看出来——因为他从劳伦斯的建议中敏锐地感觉到阿拉伯武装的觉醒,能带给英国远征军极大的战略优势,扭转英法勉力对抗土耳其帝国的局面。这样一个劳伦斯的上级,怎么会只强调阿拉伯起义的重要性而避而不谈劳伦斯的功绩,甚至说自己并不熟稔劳伦斯。

为什么会这样?电影并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插入了采访Mr. Bentley的第三幕(见下图)。


Mr. Bentley, you know as much about Lawrence as anybody.
Yes, it was my privilege to know him.
And to make him known to the world.
he was a poet, a scholar and a mighty warrior.
He was also the most shameless exhibitionist since Barnum & Bailey.
历史上并无Bentley这一人物,在阿拉伯革命中采访劳伦斯的美国记者真名叫Lowell Thomas。电影里Bentley的戏份,大部分取材于Lowell Thomas。而真实世界里的Lowell Thomas在英国播放劳伦斯的照片,这才引起了世界对劳伦斯经历的关注。对于一个曾经宣传过劳伦斯事迹的人来说,至于用“自Barnum & Bailey[现在的世界的四大马戏团之一,当时因展示奇异丑陋的动物和人类而名声不佳]以来最无耻的爱现者”来定义劳伦斯么?从相关的史料来看,劳伦斯后来的确与Lowell Thomas交恶,不过电影之中没有交代这个情节,因此不能断言此时的Lowell Thomas/Bentley因为怨恨劳伦斯而要说出这番话。

不过电影之外的一点8g可能有助于解释这个情节。本片最初的剧本准备采用Lowell Thomas关于劳伦斯的有关资料,但本片的编剧Robert Bolt大量删减了Lowell Thomas的戏份,然后把后者变成了Jackson Bentley,以一种轻蔑并怀有敌意的空气看待劳伦斯的宵小。片头的人物性格其实也并不符合其后Bentley与劳伦斯相处时表现的个性。唯一能解释这个矛盾之处的就是编剧Robert Bolt与Lowell Thomas交恶了,与劳伦斯关系不大。

最后再看一出看似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戏码(见下图)。


Knew him? I never knew him.
He had some minor function on my staff in cairo.
说这话的人是General Murray,电影之初是劳伦斯的大Boss,纠结于劳伦斯去贝都因多久的人就是他。他在真实的世界里也是劳伦斯的有力支持者,只不过相对于General Allenby,他的转变需经过劳伦斯的大量说服工作。这样的人也表示不熟悉劳伦斯,而且将劳伦斯的工作看的无足轻重,难道不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作为史诗剧的电影没有交代的内容还有很多。给阿拉伯人带去独立的劳伦斯,严重触动了法国的利益,并由于政治交易而被曾经的盟友们出卖,以致电影以劳伦斯陷入深思离开他所攻占的大马士革作为结束。他的存在和出现并不为更重视英法盟友关系的英国当局所喜,战后的欧洲人视他为烫手的山芋。而又因为劳伦斯的个性与举止(迷恋军队生活——有人分析他可以从军队的“同志”那获得温暖),英国军政两届都要确保他的平安,要避免劳伦斯嚷嚷过的自杀事件成为现实。因此,即便是在劳伦斯的铜像就位于圣保罗教堂的仪式之时,曾与劳伦斯打过交道的人,习惯将他个人的传奇湮灭于历史大的车轮之中。而同时,为了《Lawrence of Arabia》的恢弘和戏剧性,仅在电影的开头以一种自我否定的方式贬低英雄劳伦斯,从而塑造一个有点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

而关于电影所呈现的劳伦斯,其实还要与本片的导演David Lean有很大关系,他是一个没有幽默感,没有生活情趣的人,因而他的劳伦斯也不免有些“薄情”的烙印。

受制于篇幅,关于David Lean的情况,等以后再说。

Lawrence.of.Arabia.1962.HDTV.720p.x264.AC3-5.1-iL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